考核是依据一定程序和方法,对被考核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履职情况进行了解、核实和评价。考核制度,由来已久。《尚书·舜典》记载:“三载考绩,三考,黜陟幽明,庶绩咸熙。”《周礼》有“八法治官府”“六计课群吏”。秦朝,官员的考核制度日渐完备,主要有“上计制度”和“法官法吏制度”。汉代王符《潜夫论·实贡》载:“是故选贤贡士,必考核其清素,据实而言。”宋代欧阳修《勉刘申》载:“有司精考核,中第为公卿。”《清史稿·选举志一》载:“学政考核教官,按其文行及训士勤惰,随时荐黜。”这些史籍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的考核制度。
现行的考核,充分吸收了古代考核的合理成分,内容更加全面,制度更加健全,方式更加灵活多样,包括德、能、勤、绩、廉等方面。“德”即职业道德、社会公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;“能”即能力,对领导干部而言,主要是科学判断形势能力、驾驭市场经济能力、应对复杂局面能力、依法执政能力和总揽全局能力。“勤”即工作态度,“绩”即工作实绩,“廉”即廉洁奉公。“德”是品格,“能”是本领,“勤”是态度,“绩”是成效,“廉”是操守。
考核对象不同,侧重点也不尽相同。拿《西游记》来说,考核唐僧这位“CEO”,重点看其贯彻执行董事长——如来佛制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的情况;对悟空这位“业务骨干”,重点看其业绩,取经之初,唐僧过分关注悟空的执行过程,而忽略结果,屡屡冤枉悟空,甚至炒了他的“鱿鱼”,将他轰回花果山;考核八戒这位“中层干部”,重点在自律,看其能否经得住诱惑;沙僧作为“基层干部”,工作态度是关键,态度决定业绩。
考核在一时,关键在平时。有人平时不注重修养,“德”不足以孚众,“能”不足以率众,“勤”不足以服众,“绩”不足以惠众,“廉”不足以慑众,遇到考核,临时抱佛脚,甚至拉票贿选。其实,人人心中有杆秤,关键时多数人会投出公正一票。只有少数缺乏原则的人,吃人嘴软,拿人手短,会有所动摇。能否在“票决”中胜出,业绩和人脉至关重要。有的人,平时勇于吃苦、甘于吃亏,敢于担当、乐于助人,广结善缘,综合素质又好,考核时自然票高。有的人,自私自利、斤斤计较、不学无术、油嘴滑舌,考核时想让别人投他的票,无异于缘木求鱼。所以,干得好,还要自身好、人脉好。
有一个段子,供大家一笑。脸和屁股年终考核,屁股获胜:光滑没皱纹;节俭,从不花钱保养;细腻白净且少雀斑痘痘;美观,造型简约时尚;严肃,不苟言笑;真诚,有屁就放;庄重,有福相;和谐,既一分为二,又合二为一;忍辱负重,常代脸受过;讲团结,承上启下;低调,甘居人后深藏不露。
▍感悟小语>>>
德能勤绩廉,考核来检验。人缘锦上花,业绩最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