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好书推荐】《知行八谈:潜规则与显规则》
日期:2022-03-14 09:02:28  发布人:

自古至今,从有规则的那天起,“潜规则”与“显规则”这对孪生兄弟便相伴而生。

所谓显规则,是指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显性制度,包括人们必须遵守的法律、制度、行规、民约,以及各种行为规范。显规则,是被执政者及公众认可的规则,是公开的,台面上的,阳光下的,有合法地位、带身份证的,被主流社会认可的。

潜规则,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作家、记者、历史学者吴思提出,指人们私下认可的一种行为约束,是人与人之间、各集团之间、集团内部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,未必成文却很有约束力的规则,大家心照不宣自觉遵守或被迫履行,若反其道而行之就会“吃亏碰壁”,甚至被“惩罚”。

而今,官场中的潜规则有“朝中有人好做官”“年龄是个宝,关系最重要”“不跑不送,原地不动;只跑不送,平级调动;又跑又送,提拔重用”“说你行,你就行,不行也行;说不行,就不行,行也不行”“该做决定时思考,不好表态时研究;集体负责时开会,提高声望时专断;躲避麻烦时住院,遇到困难时授权”。民主中的潜规则有“自我批评摆情况,相互批评提希望”“你不批我、我不批你,你批我、我就批你”“多栽花少栽刺,你好我好大家好”。选举中的潜规则有“名义上的提名,实际上的指定;形式上的酝酿,实际上的服从;表面上的差额,实际上的等额”。“跑部钱进”中的潜规则有“各炒一盘菜,同办一桌席,各敬各的神”。此外,还有项目招标潜规则、演艺圈潜规则、职场潜规则、商场潜规则、行业潜规则等,不一而足。似乎在这个时代处处都有潜规则,一不小心就可能“被潜规则”了。

生活在五彩斑斓的世界,有时按显规则办事,可能寸步难行,而按潜规则行事,却可能畅通无阻,一路绿灯。面对潜规则的无限诱惑,如何做到显规则的坚守?

将潜规则与显规则应用得游刃有余的,莫过于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。曾国藩干爹曾与人在清明扫墓时发生争执,对方仗着有钱有势,硬将一座坟迁入其祖坟院,老爷子咽不下这口窝囊气,便千里迢迢向身为两江总督的干儿子——曾国藩求助,让其给衡州府写个两指宽的条子。曾国藩左右为难:帮,有干预地方公务之嫌;不帮,干爹确实被欺有屈。当时,曾国藩正逢奉谕升迁,在督署设宴招待前来道贺的江宁文武百官,于是便请干爹首席上座,并为干爹准备了礼物:一把

折扇。曾国藩请列位官员在扇上题名,做个纪念,折扇上款“如父大人侍右”,下款“如男曾国藩敬献”。之后,老爷子到府衙打官司,亮出折扇,赢了官司。

一把折扇,醉翁之意不在酒,既让地方官给个面子,又不使地方官没有回旋余地,免予干涉地方公务之嫌,同时也顾全了亲情。这种刚柔相济的为官之道使曾国藩官居一品,侍奉道光、咸丰、同治三朝君王 34 年,恩宠不衰。毛泽东同志 1917 年 8 月 23 日致黎锦熙信中说:“愚于近人,独服曾文正。”后有人云:“当官首推曾国藩,经商要学胡雪岩。”

面对潜规则与显规则的力量博弈,应坚持制度把守,坚定信仰操守,筑牢显规则。“仁者乐山,智者乐水。”“白、灰潜规则”,不妨因人因事而乐白、乐灰。最应警惕的是黑色潜规则成为社会生活常态,衍化成显规则。因为,面具戴久了就会成为脸。

▍感悟小语 >>>

规则分潜显,是非需明辨。

潜规要警惕,显规必遵办。

 

核发:0 点击数: 收藏本页
分享到
相关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