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常听一些家长说:忙着上班,忙着做生意,没时间管孩子。其实,忙只是一个借口,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因素,如果多一份家庭责任感,多一份爱心,合理安排各项事务,每个人都能挤出相当多的时间用于培养孩子。
有位教育专家说:对孩子 6 岁以前的教育就好比是盖房子打地基,地基打得多宽、多长、多深,就决定了以后可以在地基上盖什么房子,是盖 30 层的高楼大厦,或是只能盖茅草屋。
据报道,16 岁女孩小雨是父母的掌上明珠,从小无论提出什么要求,父母都尽可能满足,慢慢养成了刁蛮任性的性格。有一次,学校要求学生去照相馆照相,小雨非让妈妈把摄影师请到家里为她照。妈妈没答应,母女为此激烈争吵了3 个小时,最终妈妈妥协了。但小雨仍不罢休,要妈妈付她 1500 元作为 3 个小时争吵的补偿,这时,妈妈坚决反对。她就抓起沙发上的靠垫向妈妈砸去,遂又拿起一把菜刀向妈妈砍去。推搡之中,她被推倒在地,正好趴在之前的靠垫上, 为防止她反抗,妈妈骑坐在她背上,她破口大骂,盛怒之下的妈妈就一直摁着她的头,直至她被捂死。妈妈以“过失致人死亡罪”被判有期徒刑 3 年。悲剧发生了,虽然这只是一个特例,但后来她爸爸的一番话很值得深思:“我们一直在容忍她,想着等她长大了,走向社会了,会变得懂事的,可现在再也没有机会了。”
2012 年 12 月 30 日,就要迎来新年了,广东东莞 19 岁女孩熊朝(化名)受不了久病在床的瘫痪母亲乱吼乱叫,持续使用扫把、塑料凳等殴打,将母亲活活打死。
这些悲剧的发生,责任应该记在谁身上呢?
我国近代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梁启超,被誉为“中国家教第一人”,其所育九个子女满门俊秀。他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呢?其观点发人深省:“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公两句话,‘莫问收获,但问耕耘’。将来成就如何,现在想他则甚?着急他则甚?一面不可骄盈自慢,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,尽自己的能力做去,做到哪里是哪里,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,而于社会亦总有贡献。”梁启超像苏格拉底一样,训练年轻人的目的,并不是让他们能力杰出或成为“成功者”,而是启发他们尊崇和节制、学习和创造,同时又不乏生之乐趣。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孩子,无论何种境遇,都能获得内在的快乐。尽管不强求成绩,不干涉兴趣,但梁启超有一件最看重的事情:品行。他说:“你如果做成一个人,智识自然是越多越好;你如果做不成一个人,智识却是越多越坏。”自己拥有健全的人格和至高的精神趣味,并以此熏陶子女,才是一个家长能提供的最好“条件”。
在孩子的教育上,我们千万不能抱有“树大自然直”的侥幸。父母对孩子这几方面的教育千万不能等:立品修德不能等,塑造性格不能等,强健体魄不能等,磨砺意志不能等,开启心智不能等!
有一段话说得好:3 年过后,你会发现,除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,你买的其他东西都贬值了;10 年以后,你会发现,除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,你买的其他东西都不知道扔哪儿了;20 年后,你会发现,你给孩子最好的教育,成全了一个熠熠生辉的生命!当那些奢侈品被称作“旧衣服”时,那些高端产品被称作“过时货”时,你会发现,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才是永不过时的奢侈品。
▍感悟小语 >>>
当一个人事业有成却突然发现孩子教育失败时,一定会是全军覆没的感觉。